2008年11月11日

貓熊懶洋洋,空車高高掛

貓空,這個大學時代最喜歡的後花園,每當心情不好,或是想運動時,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這裡。可以騎著機車跑一圈,也可以漫步在它四通八達的步道中。花上一個半天絕對不是問題。山一頭的樟山寺,和另一頭的指南宮,總有講不完的故事,喝不完的奉茶,以及傳說中吃不盡的齋飯(因為總是聽說指南宮有,但我從沒吃過)。

貓空名詞的由來,總有許多說法。台語稱這裡叫"貓仔空",或"貓仔孔"。一說是這個地方完全沒有貓出沒,所以叫貓仔空。另一說則是,這裡的貓會挖洞做穴隱藏,所以叫貓仔孔。和這個相似的說法,有一些地形上的根據。貓空本身具有壺穴地形,像是貓挖的洞一樣。因此得名。當然比較有根據的是,貓仔孔的音是由原來的原住民對這裡的稱呼音譯而來。最正式的介紹,請看維基百科: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/index.php?title=%E8%B2%93%E7%A9%BA&variant=zh-tw

原先木柵地區,就是原住民居住的地方,在漢人移墾後,才發生產業上的變化。清朝時期,日據時期,乃至終戰後,慢慢演變出茶業文化。鐵觀音更成為貓空地區茶葉的代表。

由於貓空位於台北的近郊,加上大家對於休閒的重視程度日益增加。因此,這個原來與世無爭的後花園,在媒體的介紹下,成為大家爭先恐後一訪的地方。山上每到假日就成了停車場。車塞人擠。慢慢的,貓空都不空了。

為了這些問題,許多solution被提出。其中,爭議最大的一案就是纜車。但很有趣的是,最後卻被採用。

就讓我們來看看維基百科對這條纜車的介紹吧:

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/index.php?title=%E8%B2%93%E7%A9%BA%E7%A9%BA%E4%B8%AD%E7%BA%9C%E8%BB%8A&variant=zh-tw

這條纜車,也被前市長比喻為他任內做過的重要政績:
"啟用典禮上馬英九毫不客氣地說:「有人說我市長八年沒建設,只會跑步、游泳,現在證明,我還會蓋纜車。」"
在維基百科中有一句:台北市交通局證實,當初並沒有經過正式的環境影響評估。目前暫無通車復駛時程表 。
從他決定要蓋的那天起,爭議就隨時不斷。蓋好後依然爭議笑話不斷,訂寒帶規格的車廂來裝在夏天熱死人的台灣,也因此被戲稱為烤箱。更因為不停的停駛維修,貓纜也成了貓懶。但市府總說是正常。由於對於市府的不信任,我自始就打定主意,死都不會去搭。
直到2008年10月1日的薔蜜颱風,終於把市府不願公開的真相公開了。
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aerofoto-taiwan/article?mid=6356&prev=6603&next=6308&l=f&fid=8
這個網站的空照圖,說明了一切。
但市長仍然堅持營運。直到數日之後才停駛。
由市府找來的"第三公正人士"為市府背書,指稱這基柱打入岩層,外表土層崩落無影響其強度。
但2008年11月11日的新聞中,http://www.libertytimes.com.tw/2008/new/nov/11/today-taipei11.htm
"市議員李慶鋒等人質疑,市府9月30日決定貓纜恢復營運,又在10月1日宣布下午停駛,代表決策錯誤,郝龍斌為何不道歉?現在光是邊坡整修就要花1億3000萬元"
"莊瑞雄等人出示最近貓纜塔柱BH-2鑽探照片,直指塔柱位於破碎的頁岩,鑑定團隊卻聲稱位在堅硬岩磐,疑似欺騙大眾。"
一個花了十多億的貓纜,營運短短時間就出事。而修理一支塔柱的邊坡,就要花掉1.3億。
貓空原本平靜的生活,全被這條懶車破壞掉了。
但誰要負責呢?

沒有留言: